所以內容可以說是相當粗糙
生命的反思 #
基本名詞解釋 #
- Bussha: The awakened one 覺者
- Buddhism: Buddha’s Teaching
釋迦牟尼佛的故事 #
- 出生於 迦毘羅衛城(Kapilavastu)
- 是淨飯王(King Śuddhodana) 與 摩耶夫人(Queen Maya) 的小孩
- 智者說:
- 如果他留下來當國王 -> 拯救整個王國
- 如果他放棄世俗的人生 -> 了解整個真理並成為佛祖
- 在皇宮內無法看見人間痛苦 -> 決定出外
- 在外面看到四種人
- 老人、病人、死人 -> 了解生命是充滿痛苦的
- 僧侶 -> 認為生命還是有希望的
- 他想要找出人生痛苦的最終原因
- 中庸之道(Middle way)
- 發現生活在豐足或痛苦無法帶來真理
- 選擇中庸之道 -> 靜坐在菩提樹下49天
- 得到最高的覺悟
- 釋迦牟尼佛的覺悟(Enlightenment)
- 世間所有東西本質上都是完美的
- 因為貪婪(delusions) 與 渴望(cravings) 使他們無從察覺
- Sharing:
- 佛陀向世間傳遞佛法49年
涅槃(Nirvana) #
- 指超越憂惱、超越憂苦 -> 最高的心境
- 當一個人斷除煩惱時就獲得了涅槃
- 涅: 煩惱不生
- 槃: 覺性不減
因果法則 #
- 因果的概況:
- 因:
- 可分為身、口、意三業
- 果:
- 不是不報、時候未到(因果通三世)
- 要有因加上緣,果才會顯現
- 不是不報、時候未到(因果通三世)
- 因:
四聖諦 #
- 聖 v.s 凡:
- 聖: 明白真理 -> 離苦得樂
- 凡: 不明白真理 -> 苦有無盡
- 苦諦: 苦的事實
- 集諦: 苦的原因
- 滅諦: 滅苦所帶來的結果
- 道諦: 滅苦的方法
苦諦(Suffering) #
這邊只需要會舉例,不要死背
- 我們必須要了解苦,才能終結苦
- 八苦:
- 身苦:
- 生苦: 母親生下小孩的時候很苦
- 病苦: 生病了很苦
- 老苦: 老了身體不好很苦
- 死苦: 死了很痛苦
- 心苦:
- 求不得苦: 我搶不到周杰倫演唱會門票,好苦
- 愛別離苦: 畢典上要與同學離別了,好苦
- 怨憎會苦: 我好討厭那個人,好苦
- 五陰熾盛苦:
- 五陰(五蘊):
- 色: 世界萬物的物質,由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
- 受: 感受
- 想: 想像
- 行: 行為與造作
- 識: 辨識與審視現在的境
- 五陰(五蘊):
- 身苦:
集諦(Origination) #
- 苦的原因 + 錯誤的想法 -> 煩惱
- 貪:
- 財色名食睡
- 瞋:
- 有理瞋
- 無理瞋
- 癡:
- 不明白真理(不聖)
- 慢:
- 驕傲
- 疑:
- 不信任
滅諦(Extinction) #
- 滅諦就是涅槃
- 滅盡煩惱、滅盡苦
道諦(The Path) #
- 通向涅槃之路
- 修道
- 戒: 戒貪
- 定: 不瞋
- 慧: 解癡
禪宗(Zen Buddhism) #
我覺得這要背一下人名
-
來源:
- 是大乘佛教(Mahayana Buddhism) 最重要的派別
- 佛陀拈花,迦葉微笑:
- 迦葉:
- 摩訶迦葉(Mahākāśyapa)
- 禪宗祖師
- 西天初祖
- 佛陀拈花的原因: 涅槃妙心無法用言語文字表達
- 迦葉微笑的原因: 迦葉尊者了解佛陀的意思
- 迦葉:
- 於是佛陀傳授無上大法給迦葉尊者,是為禪的傳承
-
禪學的核心思想:
- 明心見性
- 了解真實的自己
-
西天二十八祖: 禪學祖祖相傳
-
菩提達磨:
- 第28代禪宗
- 將禪宗傳入中國
- 南北朝期間
- 梁武帝年間
- 初至廣州,後到金陵
-
六祖惠能:
- 禪宗由單傳轉為普傳
- 之後傳播至日本、韓國、越南等地
-
禪的練習:
- 定心 -> 淨心 -> 明心
-
中庸之道:
- 萬物皆有無常性(Impermanent) 與 相對性(Relative)
- 萬物皆空
- 對人事物要積極面對、不逃避
- 對萬物不糾結